新闻动态

八宝山有一座无名墓,一直保密,40年后才公开其身份

北京八宝山是个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这儿埋着的都是为咱中国解放拼过命、流过血的大功臣,他们个个都应该被记住,个个都是好样的。

没想到有个墓碑上没有名字,怎么也查不到它属于谁。直到四十年过去,秘密终于被揭开,大家才知道这墓碑下埋的是我党一位非常出色的秘密工作者。

那这个家伙到底是谁呀?

【投身革命,打入敌人内部】

阎又文,老家在山西荣河县,现在叫万荣县。抗日战争一打响,他这刚毕业的小伙子,满腔热血,看到日寇的侵略行为气得不行,立马就投身到了抗日救国的行动里。后来,他跑到延安,进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的一个情报侦察干部培训班,开始学习新的技能。

阎又文因为学业表现出色,并且对党忠心耿耿,所以在毕业后,中共中央西北局社会部就安排他到国民党西北军马鸿逵的部队里工作。

1938年9月份,阎又文悄悄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从那以后,他走上了与众不同的革命道路。

皖南出了那事后,阎又文跟组织就断了联系。但他心里一直记着任务,凭着自己的本事,在国民党军队里混出了名堂,当上了傅作义的秘书。傅作义对他特别看重,也很信任他。

党组织打算拉拢傅作义,决定跟他搭上关系,但关键就阎又文这一条路子,所以就让王玉去傅作义的部队,找阎又文接头。

阎又文已经和党组织断了联系快7年了,但他心里一直记着党的恩情,忠诚没减过一分,这让王玉特别感动。

阎又文是个出色的地下工作者,能再次和党组织接上头,他心里头别提多激动了。他赶紧把一大堆重要的消息都给了王玉。

这时候的阎又文已经相当有远见,凭着他的经验,他特别指出傅作义可能很快就会对绥东解放区动手。王玉因为经历过不少斗争,明白这条情报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因为阎又文的身份,这条关键信息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阎又文文笔出众,获得国共两党认可,毛主席高度赞扬】

没错,绥东战斗打响了,咱们部队这回吃了点亏。

李克农神情严肃地概括道:我们没咋把情报当回事儿。蒋介石觉得这几仗打赢了特别关键,能提振大家的信心,所以他对傅作义那是赞不绝口,破天荒地管他叫“挽救大局的功臣”。

傅作义这次受到的赞扬前所未有,让他心里美滋滋的。看着眼前的战果,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时,傅作义脑子里蹦出个念头,他喊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阎又文,吩咐阎又文写一篇鼓舞士气的战斗宣言,打算趁热打铁,把胜利果实再扩大一些。

这事儿挺严重,阎又文丝毫不敢拖延,赶紧跟党组织说了。党组织给了他任务:这封信不光得写,还得往狠了骂,得让傅作义飘飘然起来。

阎又文一听这话,心里立马踏实了,他清楚这篇文章正被两边都盯着呢。他本来就有真才实学,为了这篇稿子,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写出了一篇少有的厉害文章,叫做《给毛泽东的公开信》。

1949年,北平顺利解放以后,傅作义等人去见毛泽东,毛泽东一见阎又文就笑着说:“阎又文啊,你写的那些文章真不错!”

这话含有两层意思,让在场的毛泽东、阎又文还有周恩来都心领神会地笑了。阎又文的老上司傅作义也跟着笑了,但他的笑容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傅作义活了一大辈子,愣是没看出来阎又文藏着的那点事儿。

【策反傅作义】

1948年10月份,辽沈战役大获全胜,东北全地区都解放了。解放军立马转头往北平进军。那时候,北平被重重包围,敌人还在拼死抵抗,到处疯了一样地抓捕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者。

阎又文不仅成了傅作义最得力的机要助手,还挑起了华北“剿总”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处长以及傅作义的公关发言人的大梁,成功跻身华北“剿总”的高层决策圈子。

阎又文的位置那可是相当关键,中央对这条情报通道特别上心。为了阎又文的安全,中央特意设置了一条联络路径:阎又文先联系王玉,再由王玉转给罗青长(他是社会部一室的头儿)和李克农(他代理中央社会部部长),最后信息会到毛主席那里。

李克农郑重叮嘱王玉:“阎又文的事儿绝对不能露馅儿,就算搭上自个儿的性命,也得守住这个秘密。”由此可见,阎又文有多重要。

阎又文身为地下工作者,得自个儿琢磨事儿,自个儿动手干,这块儿他做得相当到位。他老早就看出,北平解放这事儿得靠和平手段来争取,所以在傅作义身旁,他总是悄悄地、一点点地往那方向带。

1948年12月14号那天,解放军把北平给团团围住了。这样一来,华北那边儿的几十万敌军就成了被困的鱼儿,逃不出去了。这时候,阎又文瞧出傅作义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原因是他还存着点儿不切实际的想法。阎又文呢,表面上啥也没露,可心里一直盯着局势的变化,也时刻着傅作义的一举一动。

解放战争的局面现在完全变了样,解放军打得敌人节节败退,长江以北的敌军很快就被消灭干净了。

1949年1月份,人民解放军成功打下了天津,这样一来,傅作义想从海上逃跑的路就完全没了。

尽管这样,傅作义还是像困住的野兽一样挣扎,心里盘算着逃跑的法子。这时候,阎又文不顾个人危险,火速给党组织中央传递了傅作义的最新情况。

阎又文虽然是傅作义的手下,但多年来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阎又文仔细琢磨了逃跑路线,还分析了全国的局势,两人接着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他们一致认为,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共产党进行谈判。

阎又文精心策划的反叛行动,最终让傅作义下定了谈判的决心。

1949年1月22号那天,阎又文顶着华北剿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的头衔,向全国宣告了北平和平起义的消息。在那时候,他仍旧是傅作义最信赖的得力助手之一,他的地下工作真是做得天衣无缝。

1949年1月31日那天,多亏了阎又文和党组织的联手行动,北平终于实现了没有打仗就解放了。

【解放后依然深藏功与名】

新中国一建立,阎又文的任务还在继续。党组织让他继续隐藏身份,于是阎又文跟着傅作义的部队一起改编,还参与了抗美援朝的战斗。

后来,傅作义当上水利部长时,因为特别信赖阎又文,就直接点名让他过来。这样,阎又文就被调到了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局工作,而且他的真实身份一直都瞒着大家。

【因为他的身份,给子女造成各种麻烦】

1962年9月25日,阎又文因为一直干着特别累的工作,身体撑不住了,就这样走了,当时他只有48岁。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大家知道的他还是那个国民党里投降过来的将军。

这简直就是完美践行了周总理对情报工作者提出的那十六字方针:“吃苦不言,受气不叫;着眼整体,勤勉无怨。”

周总理一直是情报部门的头儿,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行当有多不容易。阎又文的位置太关键了,他的苦衷根本没人能懂,也没法跟人讲。总理对他特别敬重,在追悼会上,亲自送上了挽联,上面写着“纪念阎又文委员,永垂不朽”。

阎又文的身份长期被藏着掖着,导致他的孩子们遭遇了不少冤枉事。上学、找工作、想入党,啥事儿都不顺当,全因为老爸那“说不清的过去”。

碰到亲戚朋友的种种询问,阎又文应对起来很轻松,他就用做地下工作时的心态去回答,完全不用费神,就像多干会儿活儿一样。

家里人在气头上开始瞎猜,连他的孩子心里都犯嘀咕,觉得父亲说不定做了些对不起党的事情。

不过阎又文可是个经得起考验的老革命战士了,多年的地下工作经历,让他习惯了默默奉献,别人的眼光他从不放在心上。遇到这些事儿,他从来都是一声不吭,不为自己辩解。在他心里,“服从组织安排”那可是头等大事。

解放后,其他地下工作者都恢复了本来面目,但阎又文情况不一样,他因为身份很特别,只能继续低调,不声不响。

【英雄的身份终于大白于天下】

到了1993年,党组织那边,他的上司王玉和罗青长才正式公开了阎又文的真实身份,赞扬了他长期以来在地下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们特别提到,阎又文在推动北平解放的事情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下工作者干的活儿那可是提着脑袋的事儿,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得守着一大堆不能说的秘密。被人误会,受点委屈,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特别是如果跟党组织的联络人员失去了联络,那这辈子说不定就没人能知晓你的真实身份了。

对那些在地下默默奉献的英雄们而言,能公开身份真的挺不容易。毕竟,有太多的人,还没等到新中国成立的那天,就已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那些挺过难关的英雄们,肯定还有好多,他们的真实身份始终没人知道。他们只能像普通人那样默默无闻地过日子,甚至过得还不如一般人好。

但是,他们一开始走这条路心里就清楚这事儿,这就是地下工作者的了不起之处,得给那些在特殊战线上奋斗的英雄们点赞!

《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汇编》这本书里讲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大事。它像一本大相册,记录着党从成立到现在的点点滴滴。里面的内容很实在,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史料。从党的一小步开始,到后来的大步流星,每一步都记录得清清楚楚。你可以看到党是怎么在困难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也可以看到党是怎么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书里还有很多重要会议、事件的资料,都整理得井井有条。看这些资料,就像是在看一部党的成长纪录片,让人感慨万千。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缩影,想要了解党的历史,看它就够了。它用最直白的话,讲述着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